由国家民委经济发展司与我校共同编撰的《中国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报告(2015)》(以下简称《报告》),日前由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。国家民委主任、党组书记巴特尔为该书做序。《报告》包括总报告、人口较少民族专题研究报告、人口较少民族地区调研报告、省区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总结报告、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典型事例及相关监测统计数据、大事记等七部分,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多年来我国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所取得的成绩、经验和存在的困难、问题,为进一步加强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工作提供了决策参考。
我校多位教师参与了《报告》的调研撰写等多项工作。为完成国家民委委托我校《“十三五”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》课题的研究工作,学校联合国家民委经济发展司扶贫处于2014年暑期分西北片、东北片、西南片和北疆地区4个区域进行了《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(2011-2015年)》中期评估工作,形成5个调研报告。《报告》撰写时,我校副校长李俊杰教授任副主编,成艾华、陈祖海、柏振忠、陈全功、欧元明、何锋等老师任编委。多位老师执笔撰写了专题研究报告,包括《〈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〉(2011-2015年)实施情况监测评估报告》(陈全功、欧元明老师)、《“十三五”时期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分类指导政策研究》(耿新老师)、《促进人口较少民族的产业发展与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对策》(李波老师)、《人口较少民族的人力资源开发研究报告》(何立华老师)、《城镇化背景下人口较少民族的城乡统筹研究》(王鑫老师)、《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金融政策研究》(熊芳老师)、《人口较少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》(孟凡云老师)等。
|